金庸笔下十大高手:
第一名:空缺
中华历百千载,古往今来第一人,谁能担当? 芳草萋萋,侠骨常埋空谷傲啸江湖,只有故事为人传诵金庸的理念中,真正的高手是无名的。侠之大者,如郭靖,死如乱军中;武之高者,如黄裳,隐于朝,如无名宦官,老于宫;如独孤求败,与禽为友,没于山林无敌绝学,有多少随一代天骄折没尘土?因此,真正的第一高手,是无名的,空缺。
第二:无名老僧
还是金庸的理念贯彻:真正的高手是无名的。金庸尚佛,他对佛性佛学的推崇注定了他心目中的武学最高境界就是如此。一介无名、无品级老僧,不知何许年纪。执守藏经阁,默扫尘念。追求的不是武学的末节,追求的只是人生的大觉悟和佛学的最高境界。七十儿绝技和易筋绝学在他直如无物。几十年注视尘俗沧桑,心念只有点化世人。一招中取慕容博、萧远山姓命易,救二人性命,解疾苦、化恩仇难。萧峰以为菩萨化身。当真可称天人。老僧无意身前身后名,却被小辈碌碌排名,只冀一笑置之。
第三:独孤求败
以独孤求败对东方不败或石破天,未必就能赢。但这第三之谓,实在因为“武学”而不是“功夫”“求败”一名,实在寂寞。求与天下英雄一败而不可得。比及“不败”直白二字,境界上高了不知几许。少年持独孤九剑快意江湖,武学天分、悟几性之高,无人能及。九剑造就了风清扬、令狐冲,二人无奈太“乖绝”中年创重剑而弃“九剑”,乃是悟“大巧不工”的道理已经完全离开剑招。杨过痴人,为情所困,以雕为友,获重剑俗物及皮毛而纵横江湖。
独孤老年弃重剑而至木剑、无剑。那是真的“心中无剑,手中也无剑”了。比及东方不败、石破天一时无两的绝学。独孤的武功更胜在“自创”东方武功源出葵花,而其人心诡,终究不是正道;石破天天性忠厚质朴,领悟前人留下的“白首太玄经”,终究天分不足。因此独孤求败当为第三。
第四名:老道士张三丰
张三丰获得此殊荣有很多理由:首先是武当的开山祖师,不仅武功高,而且武德肃然,对于武学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。张三丰的武功底子源于部分九阳神功、少林正宗拳法,在少年时代就击败了当时能单挑少林的昆仑何足道。其武学天赋可见一斑。开创了武当一脉、自创了无数绝学,特别是太极拳剑。在重伤任能轻松一招格毙邪派少林空字同辈高手。被称为当时的武学泰斗,武功在张无忌之上。最重要的一条获奖理由是:张三丰活了一大把年纪、功力和实战经验丰富。特别是:——老人家一百二十多岁,练的居然是纯阳童子功耶!!!就这点,东方不败一日千里再怎么也赶不上...张无忌就别提了。
第五位:东方不败
“日出东方,唯我不败”,好大的气势。不过这人在还在任我行手下时好象也叫这个名字,大概也是常常败的吧!东方不败的功夫却确实高绝,以一敌四,还轻描淡写,手中兵器只是一根绣花针。一时间,把任我行和令狐冲的排名狂降不少。和令狐齐名的杨过、过同时代的五绝都倒了大霉。不过东方不败的武功胜在速度和诡异。大概是去掉障碍累赘,风阻减小的原因。但一方面功力毕竟有限,另一方面剑法破绽还是不少(令狐虽然能发现破绽,但速度太快,根本不能利用),遇上张三丰的太极剑法。太极守势,东方不败不能破,功力远不如张三丰,身法诡异大概也不入邋遢道士法眼,所以排名在张三丰之后。
第六名:阿青
阿青虽然年纪轻、功力浅,但剑法高绝,并且自创剑法,其实是一大宗师,虽然有人传言她的师父是外星人白猿。其实阿青的武功和东方不败相仿佛,不过可能要比东方不败略逊。阿青最厉害的一次是一人一剑,破三千甲士,直如无人。但类似的情景在《天龙》中,就曾经重现两次,一次是萧峰平辽的叛乱,另一次是段誉呆子和虚竹傻瓜联手雁门关外擒王。要知道天龙中对的是精锐的辽兵,全副披挂、严神戒备,而且辽人善马战,特别是耶律洪基已经防范萧峰来这一手,自己不象越女的对手那么弱不禁风。越女过三千人毕竟和杀三千人不同,而且越女是甲士们的教练,一方面知己知彼,另一方面甲士们也没有多少戒心。所凭的不过是速度和剑法而已。越女的对手只是不会武工并且穿上笨重铠甲的兵士,比不上任我行和令狐冲。因此,越女和东方不败武功路数相当而实力稍弱。既然是个mm,又是一派宗师,就排第六。
第七名:张无忌、石破天并列
张无忌和石破天实在很厉害,一个性格软弱、仁慈,一个木纳而且宅心仁厚。张无忌误打误撞当上明教教主,练好前人留下的九阳真经,并且加上乾坤大挪移,除了深不可测的一代宗师张三丰,实在是当时天下无对手。石破天大字不识一个(呵呵,连小宝都不如),先莫名其妙做了长乐帮帮主,然后又居然学会了《白首太玄经》,并且乱喝酒增长了不少内力,和张帮主异曲同工。石破天武功更是夸张,两个使者(罚恶赏善)武功能横扫各大门派,石破天武功还在两个岛主之上,看起来石的武功夸张之极,但考虑到侠客岛把中原武林高手大部分都接到岛上去的因素,中原武林留下的没多少高手,...所以大致可以认为张教主和石帮主半斤八两,张善人比石呆子可能还要聪明一点。因此这两位并列第七。和前面几位高手比,这两位没有宗师风范,而且都是机缘巧合学了前人留下的绝学,因此也算是侥幸,呵呵... 两个第七并列,接下来是
第九名:老顽童周伯通
我们周大哥是那个不知,谁人不晓,当真是武痴。五绝五绝,为了一个排名争来斗去,最后谁都没有能上“天下英雄榜”,只有一个天真无牙(老顽童露出一口新长出来的白牙)、浑无心机的老顽童能上此榜,也是天意。前五绝和后五绝(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)只有老顽童一人武功高出其余。先学了九阴真经、然后双手互搏,一人变二人,后来又醉心武道,练成了以空明拳为代表的其他绝学。因此周伯通绝对可当第九。(周伯通大喊“我要和前面八个人打上一架!!!”冲了出去)
第十名:授予萧峰、段誉、虚竹,三人并列
三个人中,萧峰武功最高,本当第十,既然三兄弟一心,而且为了大辽、西夏、大理的民族团结,就同时授予三人并列,但是奖金三人平分,呵呵...
段誉轻功很牛、北冥神功吸人内力而为己用,这也罢了,逍遥派武功旁人也练得,但“六脉神剑”惟有此人全通,更兼情痴一片,当能上榜;虚竹一人享逍遥派三大高手内力、武功(因此逍遥派的老头老太倒不能上榜了)。因此也能上此榜。
但在这三个人中,我始终认为:武功武学还是萧峰第一。(段誉虚竹喜道:“所言极是”)萧峰是武学天才。一方面有着良好的基因,乃父年轻时一人独挫中原高手,可见萧峰天赋必高。萧峰练武努力刻苦,更兼聪明、融会贯通。身经大小数百战,在整个“金榜”中实战经验也是无双无对。而且,萧峰年轻时必有无数奇遇,《天龙》中也提到萧峰继任丐帮帮主历破三大难题、七件大功...在萧峰出场之初,提到曾使出“传说中”的“擒龙功”“风波恶却道:‘乔帮主,我武功是不如你,不过适才这一招输得不大服气,你有点出我无意,攻我无备。’乔峰道:‘不错,我确是出你不意,攻你无备。咱们再试几招,我接你的单刀。’一句话甫毕,虚空一抓,一股气流激动地下的单刀,那刀竟然跳了起来,跃入了他手中,乔峰手指一拨,单刀倒转刀柄,便递向风波恶的身前。风波恶登时便怔住了,颤声道:‘这……这是‘擒龙功’吧?世上居然真的……真的有人会此神奇武功。’”这功夫大概是隔上三五丈(和敌人之间距离肯定不会太近)凌空抓一把重重的单刀,并且能随心控制。想想也够牛的。那神功却不是萧峰最厉害的武功,最俊的功夫大概是融会贯通的“降龙十八掌”连“金榜”第二的无名老僧都称赞“降龙十八掌,果然天下第一!”虽然有谦虚的成分,但大概确实厉害无比,起码比后来的洪七、郭靖厉害。同样是降龙十八掌传人、为国为民的大侠,萧峰有勇有谋,比呆子郭靖可厉害多了,天分既高,而且努力、并且发挥极好,愈战愈勇、逢强愈强。虚竹、段誉,特别是段誉也得到萧峰大哥不少指点,这种武学的印证,固然段誉等人受益非浅,对萧峰也有不少好处。因此萧峰武功绝对在三人中最高,当入“金榜”第十正选。
官方金庸武功排名100
强金庸高手排名仙人级别:
1、达摩老祖: 我是神,不是人,毫无可比性......化仙级人物(>110)
菩提达摩(佛家始祖)
张三丰112(百四十年修为,成仙)
藏经阁神僧112(百年修为,亦神亦人)
独孤求败110(七十年修为)
无涯子???(七十年修为,后残疾)
超绝世高手(109~106)
天山童姥>108(九十六年修为)
①虚竹108(逍遥功+萧峰传其降龙)~不祥(晚年)
李秋水108(八十八年修为)
黄裳108(八十六年修为,破尽天下招)
越女阿青102~108间(白猿练剑,神人)
②石破天107(异人)
王重阳106(六十年修为,天赋极高)
③郭靖93(射雕)~106(四十岁顶峰)【降龙104】【互博106】
第二层次:
绝世高手(105~99)
④段誉105(篇末,六脉)~不祥(晚年)
④萧峰102(三十年修为,发彪104)【降龙105】
慕容龙城105(创出斗转星移,武学奇才)
葵花之祖105
东方不败105
周伯通105(百年修为,互博,空明)
少林三渡合之金刚伏魔圈 105(合计二百多年修为,单:渡厄95,渡难92,渡劫89)
⑤②杨过103(未黯然),【黯然104】,【玄铁重剑108】,不祥(晚年)
⑤张无忌104(倚天末)~???(得到九阴,晚年不祥)
林朝英104(逝世早,天赋高)
黄药师,欧阳锋,一灯大师,洪七公 104(八九十年修为,年老内力下降)【注:一品一阳指】
玄澄大师104(十三绝技)
金轮国师95(刚出场)~103(十层龙象般若功)
⑥令狐冲 90(九剑)~>103(易筋经后)~不祥(晚年)
风清扬103
知见障、武学障 102
萧远山,慕容博,鸠摩智102
全真七子之天罡北斗阵102
明教第八代教主101
龙木二岛主100(年老体衰)
第三层次:
超一流高手 (98~90)
阳顶天98(死时)
⑦小龙女96~不祥(晚年)
方证大师96(精研易筋经)
一岁一‘枯荣’96
昆仑三圣何足道(半互博)95~???(晚年不祥)
崆峒木灵子95(九十年修为,创出七伤拳)
上官剑南95
无色禅师93(创少林九阳功)
空见神僧92
任我行92
裘千仞92
冲虚道长92
杨龙后人黄衣女子90
郭襄(峨嵋祖师)90~100间(白猿,豹乳)
神山上人90
玄慈大师90(带头大哥,年老衰竭)
段延庆90 (残疾,容易陷入被动,三品一阳指)
< 以下还有许多名人,已精选几个比较出名的 >
第四层次:
一流高手 (89~83)
空闻大师89
段正明89 (保定帝)
游坦之89
⑧黄蓉 88
穆人清88(修为高,年事高)
丁春秋88(使毒92)
汪剑通88
慕容复87
岳不群81(紫霞)~(辟邪后) 87
成昆87
玄悲大师87
旭山道长87
左冷禅86
玄冥二老 86
黄眉老僧86
林远图80~86
公孙止86
俞莲舟83~86(太极后)
铜尸铁尸【梅超风82~85-神雕】【陈玄风86】
⑨狄云86
少林火工头陀86(外功极强,没有学过内功)
潇湘子、尼摩星86
丁典85
铁骨墨萼-梅念笙85
李莫愁85
⑩袁承志84 【使用金蛇剑】
明教四大法王、逍遥二仙、77~84 左右
丘处机84(神雕)
张三李四84
谢烟客84
空智大师84
空性大师84
向问天84
尹克西84
天龙寺本字辈段姓高僧83~88(四、五品一阳指)
灭绝师太83(徒手)~88(倚天)
周芷若(九阴)79~83~不祥
苏星河83(老化)
殷梨亭83
宋远桥83
马珏83
卓不凡83
耶律齐83(新修中学全降龙十八掌)
第五层次:
二流高手(82~75)
王处一82
白自在82(内力极强,招术差)
晦聪方丈81
阿九姑娘81(独臂神尼-九难)
洪安通教主 81
灵鸠宫昊天部余婆81
解风81
金蛇郎君-夏雪宜80
林平之(辟邪后) 80
玉真子80
张松溪80
欧阳克80
血刀老祖80
归辛树80(年老)
史叔刚80
桃谷六仙合力80
定闲师太80
莫大80
不戒大师80
何惕守80
任盈盈78
柯镇恶78
段正淳78
史火龙77
上官云78
平一指75
木桑道人75
第六层次:
三流高手(74~68)
震山子74
澄观 73
木高峰72
宁中则72
张翠山72(死的早,天赋好)
黄河老祖72
陈近南71
冯锡范71
胡逸之71
余沧海71
长青子70
木桑道人70
岳灵珊70(后期)
田伯光69
赵敏68
第七层次:
四流人物
江南四老落花流水 66
桑结66
螯拜58
吴三桂28
剑法要数 独孤九剑 (天下无敌/以无招破有招)
内功要数 北冥神功 (将敌人内力化为己有)
轻功要数 凌波微步/神行百变 (刀枪不“中”)
暗器要数 漫天雨花 (再怎么躲都躲不过)
拳法要数 七伤拳 (只要内力深厚,无人能挡,不然伤人伤己)
掌法要数 降龙十八掌 (掌力刚猛)
指法要数 六脉神剑 (一击毙命/射程超远)
爪法要数 九阴白骨爪 (阴险狠毒)
棍法要数 打狗棒法 (打向四面八方/敌人攻不克)
刀法要数 血刀刀法 (从意想不到的地方砍出)
金庸,10月30日向人间道别,但无数人依依不舍。这其中有从事金庸作品研究的专家、学者,更有那热爱金庸作品的读者,他们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达了对金庸先生的怀念,以及他们各自心中的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。
江湖,是金庸笔下的模样1955年,金庸开写《书剑恩仇录》,在《大公报》与梁羽生、陈凡(百剑堂主)开设《三剑楼随笔》,成为专栏作家。
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,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,金庸共创作武侠小说15部,其中以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《倚天屠龙记》《天龙八部》《笑傲江湖》等最为读者熟知,也多次被翻拍成电影。
金庸笔下的江湖,虽然纷争不断、恩怨难休,人生于世、命若悬丝,但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我们。
力量之其一,应该是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精神之根——中华文化。
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龙杨志认为,金庸对整个华语世界而言,构建了一个江湖的世界,同时也是他自己的江湖,他以畅销书、以武侠的方式来完成他对传统文化执着的梦想。
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文学博士李艳丰也提到这一点,认为金庸善于讲故事,笔下的故事充满传奇性,而且“让现代人能够透过金庸的小说,感受梦幻般的侠客生活,能够体验古典主义文化的最后浪漫”。
金庸笔下的江湖,在春秋、在宋元明清;金庸留下的江湖,在人心。
我们脑海中早有固定思维,无论什么时代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而要知道江湖什么模样,那就到金庸笔下去寻访。
浪漫,是金庸读者的礼物尽管“什么什么是男(女)人的浪漫”这一说法已经被用得太多,但武侠、江湖的理想化,也许才是最应该被提及的终极浪漫力量。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三夕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流行的说法,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,而金庸的小说就是充当了这样一个成年人的童话,而且似乎是老少皆宜的童话。
谁又能拒绝美好的童话呢?在金庸的江湖面前,我们就像15岁的郭襄,在风陵渡口第一次听到神雕侠的传说,便放下了抵抗。不分年龄、学识。
其实金庸在现实中,是一名报人。1959年,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《明报》,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,期间又创办《明报月刊》《明报周刊》等。
金庸任董事长期间,《明报》成为香港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,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《泰晤士报》。其对时局的预测和分析,被认为是其他报纸不能比拟的。
但这一身份与武侠小说泰斗的身份相比,反而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更为陌生,比金庸笔下人物更陌生。
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,这是金庸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(还有一部不在其中的,为《越女剑》)。这15部作品中,金庸笔下诞生1427个人物,有用竹棒退去三千大军的阿青,也有以一人性命换取天下苍生太平的萧峰;有正义机智、却又生性贪吃的洪七公,也有天性纯真、不拘小节的周伯通……
李艳丰说道,金庸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,比如郭靖、黄蓉等,这些人物形象经过影视演绎,更深入人心,成为挥之不去的群体性文化记忆。在金庸笔下,人物性格鲜明、形象生动,不管是正还是邪,都带有可爱的一面。
一个人永远活不成书中人物的样子,但只要阅读,就像那么过了一次。这种浪漫,是金庸给他所有读者的礼物。
江湖未远,侠义长存对于读金庸,龙杨志有着独特的记忆,这份记忆里解释了金庸影响力的另一个原因。
“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父亲每天干完农活,晚上8点钟就会在煤油灯前看金庸的小说。”
龙杨志的记忆中,父亲拿着放大镜,一边看、一边念,“我就在旁边跟他一起看。那时候家里比较穷,我们每天看到(晚上)十一二点,觉得会费很多灯油,我母亲总会很着急地催促我们‘灯油快烧完了,快去睡觉’!”
龙杨志回忆道,农民们看完小说之后,就会讲给其他村民听,这构成了当时文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。
文化、浪漫、快乐,是金庸所给我们的全部。张三夕相信,金庸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位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大师。
1972年,金庸就已宣布封笔,开始修订工作。距今虽有40多年,但金庸江湖的影响力,从未消逝。
如今,金庸先生虽离去,但李艳丰相信,“历史会记住金庸以及他的文学”。
他的江湖,会封存在那15部或已修订或待修订的作品中,不可替代、不会消逝,江湖未远、侠义长存。
我相信月亮的眼睛会说话、美丽的石头会开花,穿过远处的木栅栏和冬天的白雪花,你终会抵达——随便看看吧